不同的象限,不同的人們
我的爸爸曾經嘗試做一名自由職業顧問開辦自己的事業,以期在「S」象限中獲得成功,並且他曾把他畢生積蓄的大部分投資在一家有名的冰淇淋經營店上,成了一名企業主「B」,但是這些努力都失敗了。他很聰明,在概念上認識到這四個象限中的每一個都需要不同的技術技能,他知道如果他想,他能夠學會這些技能。但是其他一些因素阻止了他去這樣做。
富爸爸說,「雖然我們都是人,都有恐懼、懷疑、信仰、優點和弱點,但是我們對這些基本相似點的反應和處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富爸爸說,「但是不同的反應方式正是導致我們處在一個象限或另一個象限中的原因。當你爸爸竭力想從『E』象限跨向『B』象限時,智力上他理解這個過程,但是情感上他無法這樣做。當事情進行得不順利、開始賠錢時,他就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了,所以他仍回到了讓他感覺最舒服的象限中去。」「有時是『E』象限,有時是『S』象限。」
富爸爸說,「當賠錢和失敗的恐懼,使內心充滿痛苦時,他會選擇尋找安全,而我則選擇尋找自由。」「而這就是關鍵性的不同之處。」「雖然我們都是人,」富爸爸接著說,「但是當觸及到金錢以及與金錢有關的情感問題時,我們的反應完全不同。但正是對這些情感問題的反應方式,決定了我們會選擇從什麼象限中取得收入。」「不同的象限…不同的人們。」富爸爸說:「如果你希望在任何象限中都獲得成功,你需要掌握的就不僅僅是技術、技能,還要了解導致人們追尋不同象限的關鍵性差別是什麼。懂了這一點,生活就會變得更容易。」
「我爸爸還能改變嗎?」富爸爸說,「任何人都能改變,但是改變所處象限並不像改變工作或職業那樣容易。改變象限通常是涉及到你是誰,你如何思考,你如何看這個世界的一種根本性改變。這種改變對喜歡改變的人來說比抗拒改變的人容易,即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生活的改變。同時,不僅你要改變,你的朋友也要改變,當你仍舊和你的老朋友在一起時,毛毛蟲是很難做出蝴蝶做的事情的。因為這種改變太巨大了,所以不是很多人能夠選擇這種改變的。」
E(employee)雇員:
「保障」這個詞,是一個經常被用來回應恐懼心理的詞,來自「E」象限的人會經常使用這個詞。當一個問題涉及到金錢和工作時,很多人甚至憎恨那種來自於經濟不確定性的恐懼感,因此渴望獲得保障。「福利」這個詞則意味著,人們還喜歡某種額外的報酬,也就是一種明確的、有保證的額外津貼,諸如醫療計畫或退休計畫。他們希望某種程度的確定性來平息他們心中的恐懼,所以他們就業時,他們尋求保障和嚴格的協定。對他們來說,保障通常比金錢更重要。雇員可以是公司的總裁,也可以是公司的看門人。
S(self-employed)自由職業者:
這是一群想「做自己的老闆」的人,或者是喜歡「自己做事情」的人。我稱這類人為「親自做事的人」。通常,當提到金錢這個話題時,一個頑固的、典型的「S」不喜歡讓他或她的收入依賴於他人。換句話說,如果「S」工作努力,他們希望他們的工作得到回報。這些「S」不喜歡他們賺來的錢由別人來支配,或者由一群工作不如他們努力的人來支配。對於錢,他們持有相當獨立的態度。
「E」,對沒有錢的恐懼感的反應通常是尋求「保障」。而「S」則會做出不同的反應,「S」象限的人不是透過尋找保障來消除恐懼,而是透過控制局勢和親自解決問題來消除恐懼,這就是稱「S」族為「親自做事」族的原因。
B(business owner)企業所有人:
那些真正的企業主「B」喜歡自己身邊圍繞著來自四個象限「E、S、B和I」的精英們。與「B」不同,「S」不喜歡委派工作(因為沒有人能做得更好),而真正的「B」喜歡分配工作。「B」的座右銘是:如果你能雇用別人為你做事,並且他們能做得比你更好時,為什麼要自己做呢?享利.福特就是這種類型的人。他喜歡雇用那些受過良好教育並知道答案的聰明人,這樣他就能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清醒,以便做更重要的工作「思考」。福特的一句名言這樣說道:「思考是世界上最艱苦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很少人從事這項工作的原因。」
I(investor)投資者:
投資者用錢賺錢。他們不必工作,因為他們的錢在為他們工作。「I」象限是有錢人的遊戲場。不管人們在哪個象限中賺錢,如果他們希望有一天變得富有,那麼他們最後要進入「I」象限。正是在「I」象限,錢變成了財富。
清崎:「我在象限右邊獲得成功的經驗,就是要想在象限右側取得成功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不同的技術技能。如果人們能夠足夠靈活地改變思維方式,那麼,我想他們將發現,獲得更大的財務安全或財務自由的過程是很容易的。但是對於另外一些人,這個過程可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固執僵化於一個象限的一種思維方式上。至少,你會發現,為什麼有些人工作很少,卻能賺錢多,納稅少,而且他們在財務上還比他人更安全。其實只是因為他們知道應該在哪個象限中工作以及應該何時進入到這個象限。」
在1989年,我們的企業為我們賺了很多錢,由於我們的企業系統不再需要我們出力就能不斷地成長,因此我們賺得更多,工作卻更少。我們取得了大多數人所認為的財務成功。但是我們仍需要把來自於企業的現金流轉變成有形資產以便帶來更多的現金流。因為我們己經把我們的企業經營得很成功,這時我們需要集中精力增加我們的資產,最後使所有這些資產能帶來比我們的生活支出所需要多的現金流。
事實上,我們企業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項資產,因為它能夠產生收入,而且無需太多的實際投入就能運作。但出於我們個人對財富的認識,我們想確信自己擁有另外一些有形資產,諸如不動產和股票,以帶來比我們的支出更多穩定的收入。因此,我們能夠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很富有。
不管人們賺多少錢,最後他們都應該投些錢在「I」象限中。「I」象限適用於用錢生錢的想法,或者是讓你的錢工作而你不必工作的想法。當然,認識到還有其他的投資方式也很重要。人們可以在他們的教育上投資。其本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所接受的教育越好,你賺錢的機會也就越多。忠誠和努力工作是另一種投資,例如公司或政府的終生雇員由於努力工作,作為回報,雇員可以透過合約獲得終生津貼。這是工業時代一種流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在資訊時代,這種方式已經過時了。
另一些人投資於大家庭,作為回報,當他們年老時,他們的孩子會照顧他們。這種投資方式在過去是一種準則,然而現在,由於經濟約束,單靠家庭的力量將越來越難以應付父母的生活費和醫藥支出。政府退休計畫,譬如美國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金,通常透過在工資單上扣除的方式支付,是一種由法律監管的投資方式。但是由於人口結構和費用額的巨大變化,這種投資方式也許不能信守它的一些承諾。還有獨立的退休投資工具,我們稱之為個人退休計畫。
定期地把錢存入一個退休帳戶是一種投資,而且是一種聰明的做法。我們大多數人希望在我們停止工作時,被看成是投資者,事實上,大多數人不是投資於退休帳戶,而是在往他們的退休帳戶裡存錢,希望當他們退休時,能夠拿到比存入的錢更多的錢。把錢存入退休帳戶中的人和透過投資、積極地用錢生出更多的錢的人之間仍有其不同之處。
很多人是投資業的顧問,但是依照定義,他們不是真正的從「I」象限中獲得收入的人。例如,大多數證券經紀人、不動產代理商、財務顧問、銀行家和會計師主要是「E」或「S」。換句話說,他們的收入來自他們的專業工作,而不一定是來自他們擁有的資產。
因此,從「I」象限賺錢的人的主要特點是,他們集中精力於用錢賺錢。如果他們擅長此技,他們能讓錢為他們及他們的家人工作幾百年。富有的人變得更富有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有時能夠賺到幾百萬美金,而且能夠合法地不為這筆錢納稅。這是因為他們靠「資產項目」賺錢,而不是靠「收入項目」賺錢,或者說他們是做為投資者而非工人來賺錢。那些靠工作賺錢的人們,不僅經常要以較高的稅率納稅,而且稅金會直接從他們的工資中扣出,因此他們甚至永遠也看不到他們這部分的收入。
「I」象限是這樣一種限象:工作很少,賺錢很多且付稅較少。那麼為什麼較多的人不去做投資者呢?原因與為什麼很多人沒有開辦自己的企業相同,概括成一個詞就是:「風險」。
從對賠錢的恐懼的角度來看,可以把投資者分為四大類:
#1 厭惡風險者,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安全穩妥,他們寧願把錢放在銀行裡;#2 聘人代為投資的人,這類人會把錢交給別人,如財務顧問或共同基金經理代其投資;#3 投機者;#4 投資者。投機者和投資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對於投資者,投資是一種隨機遊戲;對於投資者,投資是一種技能遊戲。關於投資的好消息是風險能被最小化,甚至被消除,而且只要你真正了解遊的規則,你就能從你的投資中得到高回報。
從確定福利變為確定公積退休金計劃正在迫使著世界上幾百萬人成為投資者,而這些人幾乎沒有受過任何投資方面的教育。許多人終其一生去避免財務風險,但是現在卻不得不承受它--這些財務風險隨著他們生活的進展,年齡的增長和工作的結束而來。大部分人只有在他們退休時才會知道,他們是聰明的投資者還是粗心的投機者。
今天,股市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它刺激著許多事情的發生,其中之一就是非投資者在盡力成為投資者。這些人,即「E」和「S」中的絕大部分人是天生的安全導向型的人,因此他們尋求有保障的工作或職業,或者開辦他們能夠控制的小企業。今天,由於確定公積退休金計畫,他們正在移向「I」象限,他們希望在他們退休時能夠在那裡找到「安全與保障」。不幸的是,「I」象限的特點不是它的安全性,「I」象限是以風險為特徵的象限。
因為在現金流象限的左側有如此多的人在尋找安全,所以股票市場相應地做出了反應。於是你常常聽到這樣一些話:
1.「多樣化」。尋求安全性的人們常用「多樣化」這個詞。為什麼?因為多樣化戰略是一個「不虧損」的投資戰略。但我要說它並不是一個賺錢的投資戰略,成功的或者有錢的投資者並不使用多樣化投資戰略。他們更注重自己專一的努力。沃倫.巴菲特認為證券集中於幾種投資而不是實行多樣化,是一種更好的投資戰略。他的理念是,集中化而不是多樣化要求你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更聰明,更激進。
2.「績優股」。尋求安全性的投資者通常購買「績優股」。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公司更安全。然而也許公司很安全,但是股票市場不是。
3.「共同基金」。不太懂投資的人覺得把他們的錢交給一位基金經理會更安全,因為他們希望這些人能夠做得比他們好。對於那些不想成為職業投資者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明智的戰略。問題是,雖然這種做法很明智,但是,它並不意謂著共同基金的風險一定很小。事實上,如果股市下跌,我們可能會看到我所說的「共同基金崩潰」這種可怕的金融崩潰。
富爸爸說,「雖然我們都是人,都有恐懼、懷疑、信仰、優點和弱點,但是我們對這些基本相似點的反應和處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富爸爸說,「但是不同的反應方式正是導致我們處在一個象限或另一個象限中的原因。當你爸爸竭力想從『E』象限跨向『B』象限時,智力上他理解這個過程,但是情感上他無法這樣做。當事情進行得不順利、開始賠錢時,他就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了,所以他仍回到了讓他感覺最舒服的象限中去。」「有時是『E』象限,有時是『S』象限。」
富爸爸說,「當賠錢和失敗的恐懼,使內心充滿痛苦時,他會選擇尋找安全,而我則選擇尋找自由。」「而這就是關鍵性的不同之處。」「雖然我們都是人,」富爸爸接著說,「但是當觸及到金錢以及與金錢有關的情感問題時,我們的反應完全不同。但正是對這些情感問題的反應方式,決定了我們會選擇從什麼象限中取得收入。」「不同的象限…不同的人們。」富爸爸說:「如果你希望在任何象限中都獲得成功,你需要掌握的就不僅僅是技術、技能,還要了解導致人們追尋不同象限的關鍵性差別是什麼。懂了這一點,生活就會變得更容易。」
「我爸爸還能改變嗎?」富爸爸說,「任何人都能改變,但是改變所處象限並不像改變工作或職業那樣容易。改變象限通常是涉及到你是誰,你如何思考,你如何看這個世界的一種根本性改變。這種改變對喜歡改變的人來說比抗拒改變的人容易,即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生活的改變。同時,不僅你要改變,你的朋友也要改變,當你仍舊和你的老朋友在一起時,毛毛蟲是很難做出蝴蝶做的事情的。因為這種改變太巨大了,所以不是很多人能夠選擇這種改變的。」
E(employee)雇員:
「保障」這個詞,是一個經常被用來回應恐懼心理的詞,來自「E」象限的人會經常使用這個詞。當一個問題涉及到金錢和工作時,很多人甚至憎恨那種來自於經濟不確定性的恐懼感,因此渴望獲得保障。「福利」這個詞則意味著,人們還喜歡某種額外的報酬,也就是一種明確的、有保證的額外津貼,諸如醫療計畫或退休計畫。他們希望某種程度的確定性來平息他們心中的恐懼,所以他們就業時,他們尋求保障和嚴格的協定。對他們來說,保障通常比金錢更重要。雇員可以是公司的總裁,也可以是公司的看門人。
S(self-employed)自由職業者:
這是一群想「做自己的老闆」的人,或者是喜歡「自己做事情」的人。我稱這類人為「親自做事的人」。通常,當提到金錢這個話題時,一個頑固的、典型的「S」不喜歡讓他或她的收入依賴於他人。換句話說,如果「S」工作努力,他們希望他們的工作得到回報。這些「S」不喜歡他們賺來的錢由別人來支配,或者由一群工作不如他們努力的人來支配。對於錢,他們持有相當獨立的態度。
「E」,對沒有錢的恐懼感的反應通常是尋求「保障」。而「S」則會做出不同的反應,「S」象限的人不是透過尋找保障來消除恐懼,而是透過控制局勢和親自解決問題來消除恐懼,這就是稱「S」族為「親自做事」族的原因。
B(business owner)企業所有人:
那些真正的企業主「B」喜歡自己身邊圍繞著來自四個象限「E、S、B和I」的精英們。與「B」不同,「S」不喜歡委派工作(因為沒有人能做得更好),而真正的「B」喜歡分配工作。「B」的座右銘是:如果你能雇用別人為你做事,並且他們能做得比你更好時,為什麼要自己做呢?享利.福特就是這種類型的人。他喜歡雇用那些受過良好教育並知道答案的聰明人,這樣他就能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清醒,以便做更重要的工作「思考」。福特的一句名言這樣說道:「思考是世界上最艱苦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很少人從事這項工作的原因。」
I(investor)投資者:
投資者用錢賺錢。他們不必工作,因為他們的錢在為他們工作。「I」象限是有錢人的遊戲場。不管人們在哪個象限中賺錢,如果他們希望有一天變得富有,那麼他們最後要進入「I」象限。正是在「I」象限,錢變成了財富。
清崎:「我在象限右邊獲得成功的經驗,就是要想在象限右側取得成功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不同的技術技能。如果人們能夠足夠靈活地改變思維方式,那麼,我想他們將發現,獲得更大的財務安全或財務自由的過程是很容易的。但是對於另外一些人,這個過程可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固執僵化於一個象限的一種思維方式上。至少,你會發現,為什麼有些人工作很少,卻能賺錢多,納稅少,而且他們在財務上還比他人更安全。其實只是因為他們知道應該在哪個象限中工作以及應該何時進入到這個象限。」
在1989年,我們的企業為我們賺了很多錢,由於我們的企業系統不再需要我們出力就能不斷地成長,因此我們賺得更多,工作卻更少。我們取得了大多數人所認為的財務成功。但是我們仍需要把來自於企業的現金流轉變成有形資產以便帶來更多的現金流。因為我們己經把我們的企業經營得很成功,這時我們需要集中精力增加我們的資產,最後使所有這些資產能帶來比我們的生活支出所需要多的現金流。
事實上,我們企業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項資產,因為它能夠產生收入,而且無需太多的實際投入就能運作。但出於我們個人對財富的認識,我們想確信自己擁有另外一些有形資產,諸如不動產和股票,以帶來比我們的支出更多穩定的收入。因此,我們能夠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很富有。
不管人們賺多少錢,最後他們都應該投些錢在「I」象限中。「I」象限適用於用錢生錢的想法,或者是讓你的錢工作而你不必工作的想法。當然,認識到還有其他的投資方式也很重要。人們可以在他們的教育上投資。其本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所接受的教育越好,你賺錢的機會也就越多。忠誠和努力工作是另一種投資,例如公司或政府的終生雇員由於努力工作,作為回報,雇員可以透過合約獲得終生津貼。這是工業時代一種流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在資訊時代,這種方式已經過時了。
另一些人投資於大家庭,作為回報,當他們年老時,他們的孩子會照顧他們。這種投資方式在過去是一種準則,然而現在,由於經濟約束,單靠家庭的力量將越來越難以應付父母的生活費和醫藥支出。政府退休計畫,譬如美國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金,通常透過在工資單上扣除的方式支付,是一種由法律監管的投資方式。但是由於人口結構和費用額的巨大變化,這種投資方式也許不能信守它的一些承諾。還有獨立的退休投資工具,我們稱之為個人退休計畫。
定期地把錢存入一個退休帳戶是一種投資,而且是一種聰明的做法。我們大多數人希望在我們停止工作時,被看成是投資者,事實上,大多數人不是投資於退休帳戶,而是在往他們的退休帳戶裡存錢,希望當他們退休時,能夠拿到比存入的錢更多的錢。把錢存入退休帳戶中的人和透過投資、積極地用錢生出更多的錢的人之間仍有其不同之處。
很多人是投資業的顧問,但是依照定義,他們不是真正的從「I」象限中獲得收入的人。例如,大多數證券經紀人、不動產代理商、財務顧問、銀行家和會計師主要是「E」或「S」。換句話說,他們的收入來自他們的專業工作,而不一定是來自他們擁有的資產。
因此,從「I」象限賺錢的人的主要特點是,他們集中精力於用錢賺錢。如果他們擅長此技,他們能讓錢為他們及他們的家人工作幾百年。富有的人變得更富有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有時能夠賺到幾百萬美金,而且能夠合法地不為這筆錢納稅。這是因為他們靠「資產項目」賺錢,而不是靠「收入項目」賺錢,或者說他們是做為投資者而非工人來賺錢。那些靠工作賺錢的人們,不僅經常要以較高的稅率納稅,而且稅金會直接從他們的工資中扣出,因此他們甚至永遠也看不到他們這部分的收入。
「I」象限是這樣一種限象:工作很少,賺錢很多且付稅較少。那麼為什麼較多的人不去做投資者呢?原因與為什麼很多人沒有開辦自己的企業相同,概括成一個詞就是:「風險」。
從對賠錢的恐懼的角度來看,可以把投資者分為四大類:
#1 厭惡風險者,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安全穩妥,他們寧願把錢放在銀行裡;#2 聘人代為投資的人,這類人會把錢交給別人,如財務顧問或共同基金經理代其投資;#3 投機者;#4 投資者。投機者和投資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對於投資者,投資是一種隨機遊戲;對於投資者,投資是一種技能遊戲。關於投資的好消息是風險能被最小化,甚至被消除,而且只要你真正了解遊的規則,你就能從你的投資中得到高回報。
從確定福利變為確定公積退休金計劃正在迫使著世界上幾百萬人成為投資者,而這些人幾乎沒有受過任何投資方面的教育。許多人終其一生去避免財務風險,但是現在卻不得不承受它--這些財務風險隨著他們生活的進展,年齡的增長和工作的結束而來。大部分人只有在他們退休時才會知道,他們是聰明的投資者還是粗心的投機者。
今天,股市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它刺激著許多事情的發生,其中之一就是非投資者在盡力成為投資者。這些人,即「E」和「S」中的絕大部分人是天生的安全導向型的人,因此他們尋求有保障的工作或職業,或者開辦他們能夠控制的小企業。今天,由於確定公積退休金計畫,他們正在移向「I」象限,他們希望在他們退休時能夠在那裡找到「安全與保障」。不幸的是,「I」象限的特點不是它的安全性,「I」象限是以風險為特徵的象限。
因為在現金流象限的左側有如此多的人在尋找安全,所以股票市場相應地做出了反應。於是你常常聽到這樣一些話:
1.「多樣化」。尋求安全性的人們常用「多樣化」這個詞。為什麼?因為多樣化戰略是一個「不虧損」的投資戰略。但我要說它並不是一個賺錢的投資戰略,成功的或者有錢的投資者並不使用多樣化投資戰略。他們更注重自己專一的努力。沃倫.巴菲特認為證券集中於幾種投資而不是實行多樣化,是一種更好的投資戰略。他的理念是,集中化而不是多樣化要求你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更聰明,更激進。
2.「績優股」。尋求安全性的投資者通常購買「績優股」。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公司更安全。然而也許公司很安全,但是股票市場不是。
3.「共同基金」。不太懂投資的人覺得把他們的錢交給一位基金經理會更安全,因為他們希望這些人能夠做得比他們好。對於那些不想成為職業投資者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明智的戰略。問題是,雖然這種做法很明智,但是,它並不意謂著共同基金的風險一定很小。事實上,如果股市下跌,我們可能會看到我所說的「共同基金崩潰」這種可怕的金融崩潰。
本文引用自「富爸爸有錢有理」,作者羅勃特.T.清崎 & 莎朗.L.萊希特
0 意見:
張貼留言